離開烏菲茲美術館,我們準備步行到聖母百花大教堂
路途中經過"但丁故居"
我們只短暫停留幾分鐘拍照就閃人
因為此時義大利的太陽非常嚇人啊!!
<但丁故居>
但丁(Alighieri Dante) 1265~1321
義大利偉大的詩人、文學家、政治思想家,
與莎士比亞、歌德被稱為西歐文學上的三大天才巨匠。
1265年,但丁出生於義大利佛羅倫斯,年幼時雙親即去世。
但丁早年攻讀文法與修辭,接觸拉丁作家,
同時在佛羅倫斯濃厚的文藝學術氣氛中,培育了他對詩歌的興趣。
但丁最初的寫作經驗源於愛情,對他的初戀情人貝德麗采的愛慕,
成為但丁寫作神曲乃至他所有詩作的泉源。
但丁用義大利方言寫作,不但助長歐洲文學脫離拉丁文化的傳統,
也喚醒義大利的文學自覺,促進方言文學的興起。
但丁也參與政治活動,由於政黨之爭,他支持的黨派失敗後,
在1302年被判永久放逐,不得再返回佛羅倫斯。
他先後前往帕度亞、固皮歐及威洛納,經歷了一段極為艱辛的生活。
1318年但丁到拉文納,於此地完成神曲。
1321年但丁罹患虐疾,病逝於拉文納。
資料來源: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9011007116
但丁故居前方空地上,有著一張但丁側面雕像哦!
佛羅倫斯地標--聖母百花大教堂
目前新哥德式的教堂立面,是由Emilio De Fabris於1876~1887年完成的
原有的正面在1587年燒燬
佛羅倫斯擁有廣大的文藝復興遺跡
1982年已被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之一
徐志摩筆下的美麗城市"翡冷翠",最著名的觀光景點
首推有世界第三大教堂(這個排名仍有爭論)之稱的"聖母百花大教堂"
排名第一的是梵蒂岡的"聖彼得大教堂"
第二的是倫敦的"聖保羅大教堂"(當年黛安娜王妃結婚之所)
第三名則多有爭論
<雕著聖母事蹟的青銅大門>
入口現存三座青銅門是教堂興建後將近六百年,1899~1903年才安置的
<八角型的洗禮堂>
聖母百花教堂完成的時間先後不一,洗禮堂是最古老的一棟
再來是鐘樓,教堂圓頂則是比較晚完成的部分
洗禮堂最有名的當數東側這扇"天堂之門"
這是由眾多藝術家脫穎而出的羅倫佐吉貝蒂(Lorenzo Ghiberti)所設計
這十塊銅鑄門板呈現出相當高超的景深技巧
在1452年揭幕時,被米高哲羅讚不絕口
指其"技藝之精巧真不愧為天國之門的裝飾"
所以,如今東門被稱為--天堂之門
一開始我在拍天堂之門時,門前熱鬧滾滾
可是就在我喬鏡頭之時,人群突然就散開
門前突然沒人了耶!
抓到這幾秒的空檔,趕緊拍了張照,真是開心啊!!
照片上方是由文藝復興開山祖師畫家喬托(Giotto di Bondone)設計的四方柱鐘塔
使用托斯卡那所產的白,綠,紅三色大理石裝飾外部
總高約85公尺,建造於1334~1359年
喬托於建造途中過世後由安第阿‧比薩諾(Andrea Pisano)與Francesco Talenti接續完成
大教堂圓頂,由布魯內涅斯基(Filippo Brunelleschi)設計與建造
建於1420至1436年,堪稱是文藝復興建築史的傑作
布魯內涅斯基參考了萬神殿的設計,以雙層和其他方法解決了建造更大型圓頂的工程困難
最上面的燈籠亭由Antonio Ciaccheri設計,米開蘭佐(Michelozzo)於1461年完成
頂端的大金球由韋羅基奧(Andrea del Verrocchio)與弟子達文西負責
這座圓頂有著諸多壯舉
它的形狀不是完整的圓形而是八角形,弧度經過精密的計算而符合透視法
而且利用特殊的方式而避開了木製鷹架的使用,建造之初還被許多人認為是完全不可能實現的
年代較晚的米開朗基羅曾表示,他能建造出不同的圓頂,但卻無法造得更好
他晚年替聖彼得大教堂設計的圓頂即從此處有著不少參考
<觀光馬車>
在佛羅倫斯市區街上常可以看到這樣的觀光馬車
可是一聽到領隊說的價錢
大家都不敢有非分之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