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二三戰史館位於中正公園內,建於民國77年(西元1988年)「八二三砲戰」30週年紀念
為當年砲戰的英勇事蹟作歷史見証。

館內將戰役有關史料規劃成十二個展示區,以圖表、照片、文件、遺物、模型等不同展示方式
將八二三砲戰事件始末作最完整的記錄。
我們可以真正體會到金門能在駭人密度的砲擊下存活下來,靠的並不是奇蹟
而是全體軍民一致的反共意志和精誠團結。



我叫老公示範躲在防空洞裡的模樣!!
他說~為什麼這種鳥事都是他做???
沒辦法,他的兩個女兒難控制
他的老婆走貴婦路線
那這丑角當然是他當囉!!!


烈嶼鄉當時的村莊炸毀模型
看了真的是怵目驚心呢!!

慰廬位於榕園內,榕園原名西洪,明朝時為洪氏村落
於明朝時曾是人文淵藪,名儒輩出之地,多人在朝中任官
曾得有『人丁不及百,京官三十六』的美譽。
此地原是林木蒼鬱
後因明末清初戰亂,需伐木造船,樹木被大量砍伐,此地失去了屏障
因此整日黃沙滾滾,湮去了農地、房舍,也湮沒了整個村落
僅留一閩式房屋,是為明朝國子監助教洪受的故居
民國56年,故總統蔣經國指示將其整修,命名為『慰廬』。

八二戰史館旁邊就是俞大維先生紀念館
這是老公堅持一定要在館前來張照!!
他說高中的物理老師曾經告訴他們
俞大維是曾國藩的外曾孫,哈佛大學僅3年即取得碩士與哲學博士學位
留德期間聆聽過愛因斯坦教授的相對論課程
1925年,俞大維寫了一篇論文,題為《數學邏輯問題之探討》
刊登在愛因斯坦主編的德國數學雜誌《數學現況》上
成為在這本著名刊物上發表論文的第一個中國人。

俞大維先生曾任兵工署長、交通部長、國防部長
對國防戰役提供許多當時較為新穎且正確極具影響力的政治策略
823戰役期間其不畏艱難多次前往戰役最前線與洞悉敵軍軍情,使戰役得以將傷害降於最低
故俞大維先生於國防及金門的政策地位上功不可沒。
國軍為緬懷俞大維先生一生奉獻國家、鞠躬盡瘁、德業豐功,足為後人景仰
故建館於金門榕園旁以隱喻其高風勁節
館內陳展俞大維先生生平的日常起居室、所使用的物品、閱覽之書籍及其歷程與功績的介紹
還有模擬其視察軍務時的蠟像。

俞大維將軍的起居室


八二三戰史館左側展示當年殲敵主力戰鬥機-F八六軍刀機以及主力砲-155公厘加農砲
右側則停放海陸間穿梭自如的兩棲登陸運輸車(LVT)
讓人可以想見當年陸海空三軍聯合作戰的壯盛情景



來金門似乎不免俗的要在電話亭前來張假仙的紀念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