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澳門港務局>


 


離開媽閣廟,沿著媽閣斜巷往前走,不出10分鐘就可以到達港務局


 


這棟充滿阿拉伯風情的鵝黃色建築,看起來相當醒目漂亮


 


這裡遊客不多,頓時讓人有在中東異地之感呢!!


 


 


 


 


配合港務局的功能,旁邊有個船錨大地標哦!!


 


 


 


<鄭家大屋>


 


此時正值文化局改建期,不對外開放,讓人無法一窺究竟!!


 


最具規模的大宅建築群


世界遺產「澳門歷史城區」由眾多教堂、廟宇、大樓、遺址、炮台、廣場等組成,唯有鄭家大屋及盧家大屋同屬住宅,多年來傲立於民居中,一磚一瓦承載歷史風霜。當中又以佔地約4千平方米的鄭家大屋規模最大、裝潢最氣派。鄭家大屋位於澳門龍頭左巷,是一座嶺南風格院落式大宅,在中式建築風格上配合西式裝飾,體現了中西結合的特色。


鄭家大屋是中國近代思想家鄭觀應的故居,他在這裡完成重要著作《盛世危言》,提出富強救國的思想,對後世影響深遠。想多了解《盛世危言》所言何物,可到不遠處的何東圖書館 (崗頂前地) 借閱。何東圖書館是澳門第一座園林式圖書館,環境優美,在這裡閱讀倍感寧靜閒適。


鄭家大屋除了極具歷史價值外,其建築藝術更是澳門僅存的清代民宅院落的最佳代表作。雖然仍在修葺,暫未對外開放,我們期待這一天,能漫步參觀院內二十多座金字頂大屋,細味當年大戶人家生活情狀。


澳門的世界遺產景點高度集中。鄭家大屋附近就有昔日葡萄牙人聚居之處阿婆井前地、聖老楞佐教堂以至港務局大樓和媽閣廟。小小的空間已經令人體會到中西方宗教的包容,以及中、葡人共處的可貴,處處流露澳門中西文化共融的魅力。


地址:龍頭左巷10號


 


 



<亞婆井前地>


孕育澳門葡人文化


炎炎夏日,令人想到水的清涼。以前的人愛取冰涼的井水使用,令人去盡暑氣,但現今再難在澳門找到一口井了。亞婆井前地以及塔石藝文館等地仍保留原有的古井,但因澳門現已不倚靠井作為水源,故只保留井的外貌。


傳說明朝時期一位婆婆在此地造了口井,方便居民汲取飲用,故稱亞婆井。亞婆井的葡文意思是「山泉」(lilau),以前是澳門主要的水源,因此成為葡萄牙人在澳門最早的聚居點之一。昔日葡萄牙式建築依然保留著,與中國近代著名思想家鄭觀應的大宅遙遙相對,體會中西兩種相異文化和平共處的特色。澳門葡人民謠說:「喝了亞婆井水,忘不掉澳門;要麼在澳門成家,要麼遠別重來。」可見本地葡人對亞婆井具有深厚的感情。亞婆井一帶現被評定為歷史建築群,稱為亞婆井前地。四周的南歐風格建築物及兩株百年老榕樹保留至今,令這裡存著一份古韻。


當您走過媽閣廟,不要忘記到只有約10分鐘步程的亞婆井前地逛一逛。若想找尋這口古井,則要步行到斜巷盡頭。附近除了有尚在修葺中的鄭家大屋,還有建於16世紀中葉,被喻為中國最古老教堂之一的聖老楞佐教堂,都是「澳門歷史城區」的寶貴建築物。


 


 




 


亞婆井前地旁的這棟建築則是充滿歐洲風情


 


讓我們的記憶空間頓時又少了一些


 


 


 




這可能是每個台灣遊客都覺得新奇的設計--狗狗廁所呢!!


 


我在澳門這段期間都沒有看到流浪狗


 


其實連寵物犬都很少看到


 


加上這個貼心設計,澳門地上很難看到一坨一坨的"黃金"哦!!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寧子 的頭像
寧子

走過寧子的歲月

寧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